風中的蠟燭

  ——我看《中國式離婚》
            文/夏維東  
  沒有堅強和持久的呵護,幸福便如同風中的蠟燭,隨時都可能熄滅。

悖論式的悲劇

《中國式離婚》在國內熱播,引起很大的反響。故事講的是什麼呢?

醫生宋建平(陳道明飾),妻子林小楓(蔣雯麗飾)是小學老師,兩人有一個可愛的兒子,收入比一般家庭高不少,應該說這是一個幸福的三口之家。

林嫌宋在公立醫院上班工資不夠高──供不起兒子上好學校、買鋼琴等消費,且付出的辛苦與收入不成正比。而宋卻認為“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且公立醫院有利的科研條件,是私立醫院無法比擬的,所以他不願意跳槽。摩擦就因此而生,並且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宋建平和妻子的矛盾,一開始並非感情上的問題,而是人生觀上的差異。宋有點中國傳統讀書人的恬淡,而林小楓的小市民氣較重。儘管她對物質的需求,並不是為了她自己──這一點,她不像許多小說裡那種愛慕虛榮的“壞女人”。事實上她不壞,算得上個良家婦女。兒子和丈夫是她生活的中心,為了家庭她可以作出很大的犧牲。

只是她沒有想過,她的設想和計劃,究竟對家庭和婚姻生活有益還是無益,她只是固執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聖經裡有句古老的名言:凡事都可以做,只是不一定有益處。林小楓的做法,為這句充滿智慧的言語做了注釋。

由于種種原因,宋建平終于離開公立醫院,來到一家美國人經營的醫院。收入高很多,但是也忙多了,家務事基本上一點都做不了。林小楓為了支持丈夫的事業,辭去公職,做起全職家庭主婦。

應該說,林小楓過上了她夢想的生活:丈夫前途和錢途一片光明,她自己也用不著在家和單位之間疲于奔命,可以買一切她想要的東西,包括大房子。

起初的幾天,林小楓的家庭可以說是陽光燦爛,夫妻間的裂縫似乎也悄悄地彌補了。

不幸的是,他們的好時光美得像夢,消失得也像夢一樣迅速。或者說,他們很快從美夢走進噩夢。

林小楓從忙忙碌碌,一下變得無所事事。過分的閒暇,讓她有充分的時間,研究丈夫的一舉一動。她本來就是個疑心病相當重的女人,這一來變本加厲,到了“疑人偷斧”的地步。在外面風風光光的宋建平則在妻子面前焦頭爛額,家,成了他最不想去的地方。這真是一個悖論式的悲劇。

林小楓的夢想,其實也是一個悖論。她希望自己的丈夫出人頭地,可一旦丈夫“達標”了,她又擔心自己將不再是女主人。在現實生活裡,這樣的尷尬,我們經常耳聞目睹,或者我們自己就親身經歷過。

我們渴望得到的,也許並不是我們想要的。我們想要的,到底是什麼呢?

為何花謝月虧

這是非常關鍵性的問題。可是我們總是習慣于漠視它,或者不敢回答。我們想要的其實是幸福,一種充滿平安的快樂。這種快樂與金錢無關(雖然它並不總是排斥金錢),與地位無關,它是有所依靠的安全感。

沒有堅強和持久的呵護,幸福便如同風中的蠟燭,隨時都可能熄滅。所有的怨偶,無論其遭遇如何迥異,但他(她)們都曾有過甜蜜的花前月下,都曾有過深情的海枯石爛。可那些“永遠”,就像假冒偽劣產品一樣,很快花也謝了,月也虧了,海真的乾了,石頭真的碎了。許願的時候,他(她)肯定是真誠的,那為什麼海誓山盟變成了鏡花水月?永遠為什麼成了遠離?

這一切都是因為人的脆弱。我們可以“下定決心”,甚至“不怕犧牲”,然而能不能“排除萬難,爭取最後的勝利”,卻由不得我們。現實遠比我們強大。我們無數次地認識到:願望是美好的,結果是殘酷的。

林小楓和宋建平,當初也是一路相愛走進婚姻的殿堂,他們曾經深愛著對方。可後來呢?他們彼此討厭,乃至恨惡。林小楓之所以不願意離婚,不是因為她還愛著丈夫,也並非由于孩子,而是出于報復:她要拖死宋建平,讓他沒有新生活。

宋建平其實沒有什麼婚外情。妻子的無理糾纏終于讓他忍無可忍,為了迫使妻子離婚,他甚至陰險地設計了一個網絡陷阱。這對夫妻完全成了一對敵人,同一個屋簷下的敵人,他們不僅同床異夢,而且仇深似海。

電視片結尾,不知道編導出于什麼想法,讓林小楓突然現身在宋建平的告別宴會上,發表了一篇莫名其妙的長篇大論,答應和宋建平離婚。也許是因為她感到太疲憊了,也許是因為考慮到宋建平一去西藏三年,她鞭長莫及。可惜是劇中對此沒有足夠的演繹空間,林小楓的表白顯得做作而且空洞。

可是話說回來,林小楓不答應離婚又能怎樣?她在拖死宋建平的同時,又何嘗不是把自己往死裡拖?報復是一把雙刃劍,傷了別人也傷了自己。

從悲劇到和平?

《中國式離婚》之所以在國內掀起熱潮,很明顯是因為它觸及了當前國內普遍關注的一個現實問題:越來越多家庭破裂,或走向破裂。

“據有關方面統計,從八十年代以來,中國內地離婚率直線上升。1980年中國內地結婚七百十六萬六千對,離婚為三十四萬一千對,離婚率百分之零點七。至1995年,結婚為九百二十九萬七千對,離婚則達到一百零五萬五千對,離婚率為百分之一點八。十五年間,離婚率上升了近三倍。1997年,中國內地離、結婚比率為十三比一百左右,而1980年,這一比例僅為百分之四點七五。”

“從人民法院受理的一審離婚案件數量來看,1990年是八十一萬多件,1991年是八十六萬多件,1994年上升到一百零三萬多件,1997年達一百二十四萬多件,1998年略有下降。另外,還有多數人是到民政部門辦理協議離婚的。”(引號部分引自《專家解析中國內地離婚率上升現象》)

另據《華聲報》報導:“有社會學專家預測,進入2000年之後,中國的離婚率將以每年二百萬對的速度遞增。有關專家今天在此間表示,雖然離婚率不斷攀升,但人們對離婚的心理反應,已從悲戚發展到平和。”

這些統計數字真是觸目驚心。而且,“人們對離婚的心理反應,已從悲戚發展到平和”,這大概是見怪不怪的麻木了吧?

離婚率與經濟增長率同步增長,這二者有關係嗎?答案是肯定的。一方面物質急速膨脹,另一方面信仰一片空白,有什麼可以阻止物欲橫流呢?

當金錢成為至高無上的價值尺度,什麼都可以買,什麼都可以賣,女大學生們甚至以傍上“大款”為榮,在這種情形下,離婚率高一點也不奇怪的。包“二奶”已經不稀奇,“富婆”們還有包“二爺”的。她們說,既然有“二奶”,為什麼不能有“二爺”?

宋建平和林小楓雖然不屬此列,但顯然和宋建平的腰包鼓起來不無關係。宋建平社會地位和收入的大幅提高,讓林小楓感受到了潛在的威脅,特別是當她發現丈夫不像以前那樣愛她時,更變本加厲地“虛構”丈夫的背叛。

夫妻雙方在惡性循環中走向陌路,這樣的慢性“惡化方式”,也許比“二奶”、“二爺”事件更為普遍,它就像一股陰風讓燭光搖曳不定,直至熄滅。

燭光仍可溫馨

舊約裡不僅講到宇宙的起源,也講到婚姻的起源。神因為憐憫亞當的孤獨,而為他配上妻子夏娃,“因此,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体。”(《創世記》2:24)婚姻始于神的祝福。

但亞當不是個完美的男人,夏娃也不是個完美的女人,這兩始祖犯下的大罪“地球人都知道”。犯罪時互相誘導,案發後互相推諉,怎麼看也不像一對模範夫妻,甚至連林小楓和宋建平都不如,林小楓好歹還為宋建平的事業作出了犧牲。

可亞當、夏娃還是沒有鬧到勞燕分飛的地步──他們要是離婚,問題就嚴重了,而且非常嚴重──我們現在就不知道在哪兒了,因為他們心中還是有神。

當他們被逐出伊甸園,其艱苦遠非“貧賤夫妻百事哀”那麼簡單。要知道他們是從天堂裡“下放”的啊!而且他們還經歷了喪子之痛,一個兒子殺死另外一個兒子,如此慘劇可算慘絕人寰了。

因為看見神,他們才能看見彼此的軟弱,于是彼此原諒;因為神的憐憫,他們彼此才能寬容對方。聖經上雖然沒有明說他們的家庭生活,但我們不難推測他們是對共患難的夫妻。他們在生了該隱、亞伯和塞特之後,“又在世八百年,並且生兒育女”(《創世記》5:4)很難想像,一對同床異夢的怨偶,能如此人丁興旺。

如果亞當和夏娃心中沒有神會怎麼樣?亞當會把夏娃恨死。他“伊甸園第一人”的地位,比宋建平的區區副院長位置,可是天壤之別。如果不是被夏娃的誤導,他怎麼會被“下放”到苦難的人間?

同時夏娃的伶牙俐齒,肯定也不輸于林小楓,她也有理由瞧不起亞當:誰讓你耳朵根子那麼軟?誰讓你那麼禁不起誘惑?如此一來,結果就是“中國式離婚”演的那一齣了。

可亞當和夏娃的婚姻之燭卻並沒有熄滅。因此,從這對老祖宗那裡,我們不難得到一些啟發:要把家安在神的呵護之中,讓溫馨的燭光伴隨我們一生。□

作者來自安徽,現居紐澤西州,從事統計分析工作、寫作。□


Prev.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