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在楓國

          李敏霞

  加拿大是世界發達國家之一,不僅地大物博、景色秀麗,而且有良好的學習生活條件,如高校多且質量高、生活費用低、犯罪率低、文化多元等。這一切使得加拿大連續幾年被聯合國評為世界最佳居住國,每年都吸引了成千上萬的留學生前來深造。

  作為在加拿大生活和學習的中國學生,有些什麼特別的感受和經驗?這裡的學校和中國有什麼不同?新來的留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上經常遇到什麼困難?如何解決?下面是幾位的經驗之談。

   學習上

  來自台灣、現在多倫多大學東亞系攻讀碩士學位的張心惠說:“加拿大的政治制度與文化政策注重保留不同族群的特色,並不強調各民族的融合。不強調單一認同而包容多重認同。政府從不積極推廣國家主義或愛國主義。相對於美國所注重的‘美國精神’、‘美國文化’、‘美國認同’,加拿大對不同的文化和種族採取極為開放的態度。最好的例子為法語及法裔文化依然完好保存於加拿大,而美國的法裔團体則早已被同化。此外,由於不強調國家主義,社會的排他性自然偏低,文化之中自然表現出對不同的接納。”

  談到研究生院的學制及學習方法,來自上海、已獲得McGill大學MBA(企業管理碩士)學位的呂先生侃侃而談。他以自己為例,McGill的MBA為兩年制,第一年分三學期,全是必修課。第二年分兩學期,為選修課。與國內不同的是,第二年可以自選方向,且選擇較多。每門課的評分也很有意思,不只看期中和期末考試的成績,而且也看平時文章、作業、課堂的參與等等。這種評分制的好處在於督促學生平時也得好好學習,不可以期末突擊,學生能夠真正學到東西。

  在學習方法上,也與國內的填鴨式不同。主要表現在:

  1. 雙向交流--學生不只是被動地接收,而應在課堂上積極參與,能提出自己的觀點和見解,對課堂有所貢獻。

  2. 團体合作--作業通常不是由個人完成而需與他人合作,屬集体作業,要學習與他人分工合作。

  3. 作業切合實際--國內那種純理論型作業很少,多為實際型作業,如通過對某公司進行市場調查和研究,提出意見和建議等。

  來自哈爾濱現在多倫多大學機械系攻讀博士學位的程征(化名),還提出幾個值得注意的問題:

  1. 選課--他的許多同學都有一門課學到一半不得不退掉的經歷。那不僅浪費時間精力,還可能影響學業。他建議新生選課時要根據自己的特長,徵求導師的意見,並多向老生請教。

  2. 考試--與國內不同,這裡的考試通常量很大,幾乎無法答完。故考試時要分配好時間,最好能找到以前的考題,先熟悉題型。

  3. 選論文題目--大多數情況下,論文題目要自己找,因此在決定前要多查資料,對課題的可行性、難度等進行充分論証,以免浪費時間和精力。

  4. 處理好與導師的關係--在這裡導師就是老板,要儘量避免與其正面衝突。

   生活上

  新來乍到,生活和學習會有許多困難。首先是語言問題,其次是文化的衝擊。對此。張心惠認為多參加各種社團活動大有裨益,如合唱團、球隊、各類俱樂部等。呂先生則特別提醒新生兩點:一是要開放一些。語言的提高只有通過多練,要利用一切機會讓自己開口。二是要預習。特別在語言還有困難時,預習可以幫助你多聽懂老師在課堂上講的內容。

  對於獨在異鄉為異客的莘莘學子們,除了學習的壓力外,最大的問題就是那種孤獨寂寞的心境,和對家鄉親友濃烈的思念了。如何才能使心靈得到平安、生活充滿溫馨呢?

  程征感慨道:“剛出國的頭三個月是最想念故鄉,最思念親人的時候。不僅學習緊張,文化衝擊也很大。這時候教會給了我很大的幫助。當我坐在教堂裡唱讚美詩,特別是唱那些熟悉的、在中國唱過的詩歌時,就忘記了自己是身處異國他鄉,心靈得到了極大的安慰……教會裡有許多背景、經歷和自己大致相同的弟兄姊妹,遇到困難大家會一起想辦法,如買傢俱、租房子等等,教會就像一個充滿愛的大家庭。”

  張心惠則說教會不只是給學子們提供了一個社交環境,其真正吸引人的地方在於基督徒們流露出來的活潑靈性和彼此相愛的精神。她說:“唯有在基督裡得到滿足,才能對身處異國他鄉的壓力和鄉愁積極面對。教會對留學生最大的幫助不是生活上,而是對生命本質問題的解答。真正使留學生得到安慰和扶持的是弟兄姊妹間開放的態度、敞開的心門,是他們那種對真理的執著追求和全心仰賴神的生活。”□

  朋友們,願你在美麗的楓國生活學習愉快,找到你心靈的故鄉!

  作者來自福建,現住加拿大安省密西沙加市


Home PageContentsPrev.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