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的四大偏見

          文/周小安 圖/梁碧如

  流行的成見

  二十世紀以來,中國人對基督教有各種各樣的成見。總結起來,主要有如下四種:

  第一,認為基督教是與科學對立的,是不科學的,反科學的。五四時期,中國思想文化界曾發生過三次涉及基督教的思想論戰,即《新青年》對宗教的討論,《少年中國學會》對宗教的討論,以及1922年和1926年發生的兩次非基督教運動。

  這三次思想論戰的一個共同點,就是都認為:宗教包括基督教,是非科學的,非理性的。皆因古人缺乏科學知識,將一些不能理解的、令人生畏的自然現象,進行了錯誤解釋,於是產生了種種宗教,基督教也不例外。然而,隨著科學的發展、人民的教育水平不斷提高,宗教迷信就會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第二,認為基督教是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工具。這種看法在1922年“非基督教運動”,及其以後的共產革命中最為明顯。1922年和1924年發生的兩次以青年學生為主体的非基督教運動,在中國民眾中影響非常大,對基督教的衝擊也非常嚴重。史學家認為這是基督教入華以來遭受的第四次教難,也是最嚴重的一次。

  “基督教是帝國主義的侵略工具”,可以說是當時許多中國人,特別是受民族主義思想影響的知識分子的共識。這種觀點1949年以後,由於有意的宣傳,在中國民眾中更得以普及。

  第三,認為基督教是麻痺人民的鴉片。這種觀點主要是由馬克思所提倡,經大力宣傳後在中國人中間流行的。這是1978年以前,在中國民眾中最流行的對基督教的看法。這種觀點認為,基督教是剝削階級在統治時,用來麻痺下層人民的“精神鴉片”,為的是麻醉人民的革命鬥志。這種觀點的一個變種,就是:宗教,包括基督教,是軟弱失敗者的拐杖。

  第四,認為基督教是一種唯心主義的思想体系,是一種對世界的錯誤看法,是一種迷信。宗教都是屬於唯心主義的,而唯物主義才是正確的世界觀。

  以上四種由科學主義、民族主義、社會主義及唯物主義對基督教的批判,是中國人當中普遍流行的成見。一個人若帶著這些成見,就很難接受基督教信仰。然而,這些成見有一個共同的漏洞,就是沒有注意到基督教是一個有真實歷史的宗教,它有歷史的起源與發展。如果不作任何歷史考察,便加以否認,就只是一種武斷的態度。對於一個認真尋求真理的人,這種態度既不足為憑,也不可取。

  三大認知原則

  從哲學上來分析,以上四種成見又可以歸結為兩種:一是唯物主義或自然主義世界觀,二是人們的日常經驗。所以,今日人們拒絕基督復活的主要理由,實際上是這兩個:一,它違反了唯物主義或自然主義的世界觀;二,它超出了人們的日常生活經驗,例如耶穌復活事件。“耶穌復活”是最常被國人詬病,不加思索即認為完全不可信的事情,然而,一個人可不可以僅僅因為自己沒有經歷到某事物,就否認該事物的存在。

  在這裡,“印度王子和雪”的寓言可以幫助我們回答這個問題。從前,有一位印度的王子,因為他一生都未見過雪,所以他不相信雪的存在……顯然,這個印度王子的認知原則是錯誤的,因為他把一己的經驗,當作了認知事物的最終準則。

  這個故事可以看出,首先,人不能因為自己沒有經歷到某事物,就否認其存在。

  這是非常重要的認知原則,我們可稱之為第一認知原則。

  而從上述這個認知原則出發,我們不難得出一個重要推論。由於這個推論非常重要,我們不妨稱之為第二個認知原則:

  一個人要否認某事物的存在,比他要證實該事物的存在困難得多。

  道理很簡單,一個人要否認某事物的存在,例如,印度王子要否認雪的存在,他必須具有有關該事物的全備的知識。而一個人要證實某事物的存在,他只需要擁有對該事物的局部有限的知識就行了。這正如,一個生長在地球北部的居民,要證實雪的存在,只要憑自己對雪的經驗,並且確知自己的感覺功能正常就行了。

  從這第二個認知原則出發,我們又不難得出另一個重要推論。為了強調這個推論的重要,我們不妨稱為第三個認知原則:

  對於某事物,如果一組人不相信它的存在,原因是他們全都沒有經歷到它;另一組人確信它的存在,因為他們全都經歷到它。那麼,作為考察者,即以客觀的態度來考察該事物是否存在的人。應更看重後一組人的證明。

  正如歷史事件不能被科學證明,但歷史發生參與者的見證,是應當重視的。

  上述三個認知的原則,其實就是科學的認知原則。基督教信仰雖然超越了科學的範圍,但在考察其某些歷史事件的真實性上,我們應該持守的正是這個科學的認知原則,而不是唯物主義或自然主義的世界觀,或人們的日常經驗。□

  作者來自湖南,加拿大理論物理博士。現於加拿大溫哥華牧養教會。


Home PageContentsPrev.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