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知我家

          文/城 郭  圖/周卡儀

  我的心隨著房門的砰然關上而變得十分沈重。以前的婚姻就是在這樣的爭吵之中破裂的,現在我所要面對的,不知要比以往複雜多少倍。

   ﹙一﹚

  妻懷著一顆忐忑不安的心,在機場的候機廳裡,等候我和女兒的到來。雖然婚前妻就知道我的女兒尚在國內,但是此時的她還是有些惶惶不安,不知女兒是否會接納她。畢竟新婚只有兩個月,妻尚未完全適應她的新角色。現在卻又要做一個十歲孩子的母親。想到這裡,妻的心陡然緊張起來,不知道見面的第一句話該怎樣講。

  妻九歲時,母親因病去世,從小飽受了沒有母愛的辛酸。父親因為忙于生意,又嗜好賭博,無暇照顧三個未成年的孩子。繼母于三年後來到香港,和他們同住。儘管繼母為人寬厚,但是仍然無法與兄妹三人和睦相處。幾年後,剛剛成年的哥哥,便帶著兩個妹妹搬到了別處居住。

  這段不愉快的經歷,一直成為妻心中的陰影。失去母親的憂傷,對父親、繼母的失望,還有那過早放在她肩頭的生活重擔,無不在她幼小的心靈上留下深深的傷痕。成為基督徒以後,上帝的愛強烈地感染了妻,使她從中得到了極大的安慰,並因著這愛及上帝的大能,漸漸地融化了她與父親、繼母之間的冰川,得以重修于好。但那傷痛並未完全癒合,至今仍不時地困擾著她,以至于妻一直是一個不開心的人。

  一個從小失去母愛、從來不曾養育過兒女的人,現在卻要用母愛去溫暖一個受過傷害的孩子。唉!太難了,為什麼我偏偏遇到這些事呢?主啊,你是否在故意捉弄我?妻在心中暗暗地埋怨著。

  

   ﹙二﹚

  飛機在降低高度,準備著陸。女兒因為暈機,倒在一邊昏昏欲睡,而我心中卻是難以平靜。分別六年之久,終于和女兒團聚了,多少年來的盼望竟真的成了事實。

  當年我把赴美留學的決定告訴女兒時,剛剛懂事的她眼淚汪汪地說:“爸爸,你可以等我長大以後再走嗎?”我無言以對,強忍住眼中的淚水,一步三回首地告別了家人。之後女兒每一天都盼望相聚的日子。

  兩年前我回國探親,送給她一個玩具熊。女兒愛不釋手,給它取名“短尾巴”。我不在她身邊,她就和“短尾巴”說悄悄話。不知有多少次,她是在淚眼朦朧之中,懷抱著“短尾巴”安然入睡的。現在不但可以和爸爸朝夕相處了,而且還可以擁有一個“媽媽”,臨行前女兒每天都高興得像隻快樂的小鳥。

  

   ﹙三﹚

  飛機終于安全地著陸了。我領著女兒快步走出候機廳,遠遠地看到妻焦灼不安地站在那裡,臉色略顯蒼白。未及我開口,女兒早已飛跑過去,一頭撲在妻的懷中,親熱地叫了聲“媽咪”。妻先是片刻的驚愕,隨即把女兒緊緊地摟在懷裡,臉上的憂慮一掃而光。我和妻相視而笑,我們最擔心的問題,就這樣輕易地過關了。

  回到家中,妻早已用鮮花和氣球,將女兒的房間裝扮得格外漂亮。女兒歡喜地在樓上樓下跑來跑去。接下來的日子,妻帶著女兒購置所需的衣物、用品,精心安排她的生活,並教導她如何管理自己。女兒很快喜歡上妻和這個新的家。

  

   ﹙四﹚

  自女兒來到美國以後,妻的負擔明顯加重了。從一個自由自在的單身,成了一個家庭主婦。妻難以適應這一轉變。過去的經歷更使她缺乏信心,彷彿無論如何努力,失敗的結局是已經註定了的。其後接踵而來的一些意想不到的挫折與失落,似乎印證了她的預感,使她更加心情煩躁。

  女兒從小對食物格外挑剔。常常因為妻所準備的不合口味,而將飯菜擱置一旁。為此妻十分沮喪,不知如何應付。

  且初到美國,女兒無法用英語和同齡的孩子溝通,又對新的環境缺乏安全感,因此總是和父母黏在一起,夫妻的自由空間明顯壓縮了。妻開始向我抱怨,夫妻不能單獨相處。

  起初我試圖去安慰,妻顯然沒有為我的勸慰所打動。漸漸地我對妻的嘮叨感到不耐煩,于是開始了大大小小的爭吵。我們為管教女兒的方法爭吵,為夫妻無法溝通爭吵、為要不要再生育小孩爭吵……

  終于,妻在一場從未有過的大吵大鬧之中,獨自一人衝出了門外。

  我的心隨著房門的砰然關上而變得十分沈重。以前的婚姻就是在這樣的爭吵之中破裂的,現在我所要面對的,不知要比以往複雜多少倍。難道會重蹈覆轍嗎?我神情茫然地坐在那裡,不知如何是好。

  我知道妻的難處,新婚燕爾,妻渴望我能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她。但是女兒初到美國,無論語言還是環境的適應,都離不開我的幫助。怎能丟下不管呢?我真是左右為難。

  

   ﹙五﹚

  妻漫無目的地走在社區寧靜的小路上,思緒卻像脫韁的野馬一般,難以平靜。“家務、家務、做不完的家務,難道這就是婚姻的全部嗎?婚後的生活和我的想像完全不一樣。我盡最大的努力去做,可是為什麼越做越苦惱,心中越來越枯乾,像一支快要燃盡的蠟燭?我真的不知道是否屬于這個家。”

  秋夜的涼風輕輕地吹拂著妻的頭髮,使她慢慢地冷靜下來。妻開始一邊走,一邊禱告。“主啊,我確實沒有勇氣面對這一切,我真的想放棄了。但我知道這不是你所喜悅的,求你帶領我走前面的路。如果這事我有錯,請你讓我知道。”

  當妻回到家中以後,我們開始了平靜的交談,並耐心傾聽對方的訴說。問題依然那麼多,而且尚未找到解決的辦法,但是我們的心卻拉近了。我們的爭執實在不是簡單的對和錯,乃是三個人有著截然不同的需要。當這些需要無法同時得到滿足時,優先次序成了問題的焦點。我緊緊地握著妻的手說:“讓我們一起來禱告吧!”于是夫妻二人相擁而坐,長時間地祈求、禱告。懇求上帝賜下智慧,教我們懂得如何面對家庭問題。

  上帝不斷啟發我們,使我們明白,不僅需要智慧,更需要愛心來處理這樣複雜的關係。我們每天都在為家庭忙碌著,企盼付出的能夠得到回報,然而卻忘記了維繫家庭最根本的因素──愛。我們牢記著自己的責任,卻忽略了愛的真諦。這種沒有愛作為動力的付出,結果是心靈枯乾、身体疲憊。

  我們祈求上帝將他的愛放在我們心中,使我們學會在愛中溝通,為了愛而付出,“因為愛能遮掩許多的罪”﹙《彼前》4:8﹚。我們不住地流淚禱告……

  

   ﹙六﹚

  自那以後,我們夫妻學習著彼此体諒、互相協助。夫妻間的口角變得越來越少了。即使發生爭執,也是很快和解。因為聖經說,“不可含怒到日落”﹙《弗》4:26﹚。妻用心觀察女兒喜歡的食物,並對照菜譜,學習烹飪她所喜歡的北方菜。漸漸地女兒不但喜歡了妻的廚藝,而且妻也成為她無話不講的知己。

  我也格外珍惜女兒入睡後,與妻獨處的這段時間。夫妻促膝長談,彷彿回到初戀時的光景。工作之餘,倆人常用電話或電郵作簡短的交談。雖然只是三言兩語,夫妻間卻平添了許多的溫馨與默契。偶爾我們利用半天休假,一起用午餐、觀看影劇。我們稱之為“迷你”假期,以彌補無法外出度假的遺憾。

  女兒在家的時間,則全家人一起度過。甚至情人節的晚餐,都是三個人一起慶祝。妻幽默地說:“這樣的情人節,是我一生中最難忘的。”

  母親節到了,教會安排孩子們輪流向母親獻詞。女兒用清晰、流利的英語說:“在我苦惱時,媽媽來安慰我。當我需要的時候,媽媽總是在我身邊陪伴我。媽咪,我愛你。”一席話博得全場陣陣掌聲,妻的臉上也露出了幸福的微笑。第二年的情人節,我們照例招呼女兒一起外出用餐。女兒跑至樓梯中間突然停住,說:“情人節應該是你們兩個呀,我在家等你們好了。”我和妻相視微笑,沒想到女兒已經長大,懂得体貼父母了。于是,夫妻兩年來第一次單獨度過了一個溫馨、美好的夜晚。

  婚後第三年,上帝賜給我們一個可愛的嬰兒,為我們的家庭增添了許多的快樂。女兒不但十分喜歡這個小妹妹,而且成為我們得力的幫手。因上帝的恩典,女兒從妻的身上享受到從未有過的母愛,上帝也藉著這個特殊母親的角色,使妻從童年痛苦的記憶中完全地解脫了出來,重新變得開朗、熱忱。上帝將他的愛豐豐富富地賜給我們,使這個曾經是破碎的家庭得以團圓、曾經受過傷害的心靈得到醫治,全家人沉浸在愛的溫暖之中。□

  編註:本刊第57期刊登了作者的〈走出離婚的陰影〉一文,講述他從離婚到再婚的故事。本期此文即是上文的後繼故事。

  作者來自天津,現住美國新澤西州,從事藥物分析工作。


Home Page Contents Prev.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