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展灵命的视野

  
            王春安 文  
  “灵命"的四种定义

灵命的基本定义是什么呢?灵命这个词,Spirituality,经常被引用,但对灵命这个词的定义有很大的差异。目前,灵命这个词基本上有以下四种定义。

第一:Naturalistic Spirituality,通常是跟自然有关系,跟东方宗教最有关,它把灵命看成很类似中国的“气"。这个“气",人们可以修炼,可以掌控,可以炼出特异功能。这背后有泛神论的观念。

第二: Humanistic Spirituality,它是从哲学,尤其是人文主义衍生出来的。相对于物质的定律和动物的兽性,人内在的态度,比如信任,委身,怜悯,盼望,这些是对人性的高度推崇。把人的高贵性格当作灵命。

第三:Spiritualistic Spirituality,它提到,所谓灵命就是让灵界,或是世界之外超自然的灵闯进我们,或是临在我们这个世界,有希腊哲学的背景,尤其是新柏拉图主义,甚至藐视物质界自然界的一切。我们人有灵,人灵的层面是被局限,被捆绑在肉体里面。所以希腊就有“禁欲主义"和“放纵主义"。“禁欲主义"是让身体越来越束缚,让灵越来越提升,“放纵主义"是乾脆就让身体败坏,灵还是可以提升。无论如何就是要释放这个灵。

第四:Mystical Transformative Spirituality,是神秘主义对灵命的看法。神秘主义结合两种看法,一方面说,所谓属灵就是和那位超越的神或是超越的灵结合,联合在一起。另一方面,因为这样的结合,自己也变得超越。

基督徒常常在这四种定义中游走,这是因为每个人“灵命"的追求,多数会牵涉到多过一个向度的组合。

一、“灵命"的两个向度

我们面对的是一位无限的神,但我们人却是有限的。所以,我们人对神的认识常常是各走一端。我们在认识神的事上,我们说“属灵"其实可以划分为两个向度。

灵命是人跟神的关系,这个关系带来给人新的经验,当我们把这种经验表达出来的时候就是灵修神学。所以,“属灵"有神学的向度,在神学的向度里,根据教会历史和传统,我们有神所赐很清楚的启示,比如 “三位一体",“道成肉身"等等。但是,在教会历史中,也有些人注意到,我们所有这些形容神的字句并不等于神的全部,人的语言无法把神完全表达清楚。所以,他们把可以表达清楚的这部分叫“正向神学"(Kataphatic)。神还有超越,隐藏,奥秘的部分,我们虽无法形容和描述,但教会历史上却有人经验到了,他们就写下来,这个叫“负向神学"(Apophatic)。教会历史上一直都有这两个方向的体验,在神学这个向度里发展。

“属灵"的另一个向度是追求这关系的“人", 有的人偏向理性,有的人着重感性的经验。灵命不单单是人与神关系里面的经验,灵命也是一个人寻求这个经验的管道和倾向。举个例子,我太太跟我在追求认识人上就不同,我们俩的个性相差很多。我是很理性的,我喜欢解经,喜欢详细分析; 我太太喜欢参加灵恩派式的聚会,聚会后我问她: “你今天聚会有什么感觉呀?",她会说: “今天真好,神好同在,我哭的好痛快",我们不一样,所以,我们追求神的方式也不一样。

二·“属灵"的四种形态

我们可以把这两个向度组成四个象限,就是我们常见的四种属灵型态,请看下面的图:

上图中,横坐标,左边是负向神学,右边是正向神学。正向神学,就是从神很清楚的启示,圣经清楚的字句描述来认识神。负向神学,是从神很超越很奥秘的部分去追求神。纵坐标,上面是从理性去认识神,下面是从心理,从感受去感觉神。

1. 理性主义(Rationalism):

在右上角这个象限的人很理性,很追求字句,追求清楚、具体性、逻辑性、分析性的知识,这是很大头脑的灵命。初代教会是处在希腊文化的世界,受教育的人一般都有希腊文化、希腊哲学的训练。他们在看圣经时就很自然的用希腊文化、希腊哲学的观念去看,去研究;然后就归纳出,整本圣经里面反覆出现,最重要的启示,比如:三位一体,因信称义,或道成肉身等真理。这在历代教会真理的传递上有非常大的贡献。

后来,古典自由派曾挑战圣经,想用科学来否定圣经的真确性。教会历史上不少的学者,特别是二十世纪以来,基要派与福音派对基督教的贡献,就是圣经学者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圣经,用科学、考古的发现,来证明圣经的准确性,和历史背景的可靠性,对确认“圣经无误"是有很大贡献的。由于这个发现,今天我们用科学理性的态度去研究圣经,比如用归纳法,历史,字句,文意解经法来研究时,就会有很多的认识和亮光。

但是,如果只有这些,你所得到的只是知识。人们有很多关于神的认识,有很多关于神的启示,是字句、逻辑可以描述的知识。当人们把这个象限的特徵,即用头脑去认识神的属灵态度推到极端时,就很容易变成古典自由派,单单高举理性,凡是不合理性的,不能以合理的方式解释的,就拒绝,不认为是属神的,所以把神只看成是理性的化身而已。

2. 感性主义(Emotionalism)

右下角象限的人,除了领受神清楚的启示,他们非常重视感觉。他们认为,如果向我们显现的神不能带给我们感觉的话,这是很不实际的。这一象限的人,追求的目标,是要所有的启示都能带到个人的内心,这就是灵恩派的特徵。所以,他们很强调爱,医治,及圣灵的感动。他们认为圣灵不只是让我们认识神,圣灵也在我们内心工作,感动我们,这就是一种内在医治。

但如果把这个看法推到极点,信徒的灵命几乎完全建立在感觉上,而不顾理性,就容易忽略认识神的话,忽略正确的圣经知识。所以,灵恩派之类的教会与信徒,比较忽略严紧的圣经教导、系统性的查经,反而注重追求感觉,与灵里的释放、安慰、医治等。

强调感觉的重要是没有错,《马太福音》22 章告诉我们,“要尽心(all your heart),尽意(your mind),尽性(your soul)爱主你的神",是全人的,其中也包括要全“心",用所有的感情来爱神,所以他们确实有值得我们学习之处。福音派的教会,往往在解经上非常的坚守“按着正意分解",但却往往不太重视圣灵在人心中的工作,包括:医治、安慰、指引等,这也有偏差。

3. 遁世退隐(Reclusivity)

感觉也有程度的不同。如果感觉只是表象的,好的方面是能带来医治,带来爱的感觉,但是这种感觉并没有深度。往左下角移,在这个象限的人,重视神的超越,也重视去经验神的超越,这就是神秘主义的传统,如希腊东正教等。

圣经里面很多属灵伟人都有神秘的经历,比如保罗被提到第三层天。圣经很多地方强调一种我们与神很亲近的经验,有的时候新约圣经用“神的同在"来描述。比如《约翰福音》14章15-17节:“你们若爱我,就必遵守我的命令。我要求父,父就另外赐给你们一位保惠师,叫 永远与你们同在,就是真理的灵,乃世人不能接受的;因为不见 ,也不认识 ;你们却认识 ,因 常与你们同在,也要在你们里面"。

这里“ 常与你们同在,也要在你们里面",就是神藉着圣灵跟我们亲近,与我们联合。所以,新约圣经有这种联合(union)的观念。这种联合在灵修神学的神秘系统里认为,当一个人的整个心被世界各式各样事情、被自我的声音充满的时候,就不容易听见圣灵微小的声音,就不容易进到深处去遇见神。所以,早期沙漠教父往往会退到沙漠里面去做灵修的操练,退到沙漠是一个解执(detachment)。当时沙漠是最险恶、最荒凉的地方,个人独处时,各种各样内在的声音很容易就会浮现上来,然后必须倚靠神去对付它。以色列人当年在旷野,没有埃及的西瓜吃,他们就发现,西瓜的影子会浮现上来,使他们受到特别大的试探。

人性就是这样,我现在跟大家说,请你们下三十秒钟不要去想一个粉红色的大象,有没有人做得到?越不要想就越会想。所以我们人心,有一些地方真的需要被释放,需要解执的操练,然后才可以定睛在神的身上。从这样对人性的了解,从这种亲近神的经验里面,他们就发现解执祷告这个步骤是很重要的。灵修时候需要让自己安静下来,专注的作好解执的祷告,然后才能与神联结(attach to God),这是灵修。

但是,当这种追求推到极点时,结果是会使人越来越退缩,越来越远离这个世界。这就像一些中古世纪的修道院中的修士,成年深锁修道院中不闻世事,不知人间疾苦的情况。

4. 道德主义(Moralism)

相反于上面所述,有一些人在他们跟随神的经验里注意到,神很重视我们去关怀那些软弱的,帮助那些没有公义,被虐待的,《以赛亚书》1 章15-17 节。:“你们举手祷告,我必遮眼不看,就是你们多多的祈祷,我也不听。你们的手都满了血。你们要洗濯,自洁,从我眼前除掉你们的恶行,要止住作恶,学习行善,寻求公平,解救受欺压的,给孤儿伸冤,为寡妇辩屈。"这些人他们手上都是鲜血,神提醒他们先要离开罪恶,要学习行善。《弥迦书》6章8节:“世人哪,耶和华已指示你何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什么呢?只要你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你的神同行。"

我们和神的关系包括跟随神。究竟在跟随神的道路上,神向我们所要的是什么呢?左上角这个象限的人,他们注重用头脑去读经,他们读到神对人的呼召,对作善事的呼召,对社会关怀的呼召,对公义的呼召。他们看到神对整个世界的意向,他们希望看见一个充满公平的世界,一个狮子与羊同吃草的世界,他们就接受呼召,投入行动去改造这个世界。

我们知道,如果把这种行动推到极端,就会变成社会运动分子,这是解放神学。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南美洲的神父就是领受了这份从神来的呼召,一生致力于当地百姓中间的社会关怀工作,甚至率领当地百姓对政府的不公,不正作抗议。

神的确呼召我们要做社会关顾。社关不是和灵命没有关系,它是神呼召我们和神的关系的一部分。但是,如果我们的信仰只是社会关怀,我们会忽略信仰的很多方面,和社会运动毫无分别。

三、扩展你的“属灵"象限

从上面的图表可以看出,每一种方式都有它的重点,但也有它的危险。我们每个人都有其中一个主要的倾向,并且还有几个次要的倾向一同组合而成的。我们也都有可能把自己局限在那个象限,站在自己的倾向里批判别人,这是很多纷争的来源。《马太福音》22章讲到,“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其次也相仿,就是爱人如己"。信徒的灵命要扩展,要整全,不要局限在我们所在的象限里,觉得自己是最属灵的。我们所在的象限的确有它的贡献,但也有它的限制,有它的危险。我们需要彼此学习,彼此欣赏,我们需要扩展自己的属灵象限。

对扩展自己的属灵象限,我有几点建议:

1. 不亲近神,就没有灵命可言。灵命的基本定义是跟神的关系的经验。如果不亲近神,就不可能和神建立正常的关系。许多时候,我们向人表达我们的神学,我们的灵修倾向,我们却没有亲近神。亲近神,第一,你要继续在圣经知识上扩展;第二,你个人和神的关系不只是查经,而要能从中联系到你实际的生活,能够带到你的内心去感受。

2. 每一天或一周抽一段时间,安静在神那里,什么都不做,只让自己站立在神面前,求神开恩可怜,也求神光照。当各种各样的想法浮现上来的时候,就求神的帮助,让我们可以解脱。光是解脱还不够,要求神让我们更亲近主,求神让我们能够和他联合。

3. 我们要有教会团契,团契就是一方面亲近神,一方面又彼此亲近。但你在自己的家中有没有家庭礼拜呢?谁是你们一家真正的主呢?要知道,家庭礼拜也是灵修重要的一环。当家人一起操练与神的亲近时,也自然促进了家人间的亲近。

4. 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你在寻求神的时候,知识、感觉、深度、以及行动要兼顾,这才叫完整的灵命。不要高举任何一种倾向为偶像,要全面全人的来亲近神。

5. 我们灵命的程度不同,我们灵命的倾向也不一样,我们要学习体恤别人。《罗马书》15章1-6节:“我们坚固的人应该担待不坚固人的软弱,不求自己的喜悦。我们个人务要叫邻舍喜悦,使他得益处,建立德行。因为基督也不求自己的喜悦,如经上所记:`辱骂你人的辱骂,都落在我身上'。从前所写的圣经都是为教训我们写的,叫我们因圣经所生的忍耐和安慰可以得着盼望。但愿赐忍耐,安慰的神,叫你们彼此同心,效法基督耶稣;一心一口荣耀神,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父。"我们灵命的程度和倾向可能不一样,但是这些不一样的人还是我们的弟兄姐妹,我们要为对方的软弱祷告,也要为自己的灵命的扩展祷告,学习彼此体恤,彼此担待,彼此接纳,彼此欣赏。□

注:Spirituality这个字有不同的翻译名词,本文中交互使用“属灵"及“灵命"两个中文名词。□

作者来自台湾,曾在台湾牧会多年,现为多伦多大学博士生,主修灵修神学与教牧辅导。本文是作者在2003年6月加拿大校园团契所主办的“灵命塑造进深营"中的一篇讲章,由天婴浓缩录音整理。□

主题参考书目

若有读者对本期主题有兴趣,想进一步探讨,可参考以下书目:

(1)Larry Gabb,萧道生译《里外更新(Inside Out)》,天道书楼,1993.3。

(2)Mary Pytches,廖乃慧译《还你自己一个大人(A Child No More)》,校园书房,2003.2。

(3)王志学,《经历神》,基道出版社,1993。

(4)Henry T. Blackaby & Claude V. King,锺宝莲译《不再一样:爱在生命改变(Experiencing God:How to Live the Full Adventure of Knowing and Doing the Will of God)》,香港浸信会出版社,1997。

(5)Gordon Mac Donald,吴李金丽译,《心意更新(Ordering Your Private World)》,福音证主协会,1988。

以上书目由吴鲲生提供。□


Prev.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