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中國學人如何溶入華人教會

          蘇文峰

  海外華人查經班和教會的發展,早在1950年代就已開始;尤其在北美,隨著60年代留學生事工的成長和移民政策的改變,到了70年代,過去同質性的學生查經班已發展成多元化的華人教會。從80年代起,海外教會所面對的挑戰不單是對外的佈道、宣教和社區的關懷,也包括內部多源背景(台、港、東南亞、美生華裔)彼此溶合的問題。

  到了90年代,隨著中國大陸的“出國熱”和美、加、澳、紐各國對移民採“改革開放”政策,大量的中國留學生、訪問學者、投資及技術移民,並他們的眷屬,不斷地湧向世界各地,並進入海外華人教會,成為新受洗的會友和事奉的同工。如何接納這一新群体溶入本地教會,成為原已多源化且有宣教心志的華人教會,必須再次學習的課題。

  近幾年來,筆者親身參與並觀察各地中國學人溶入華人教會的情況,發現許多地區已有成功的榜樣可供參考,也遇到一些共同的困難;各教會間需要彼此交流。而《舉目》雜誌的使命之一,就是藉這園地作為海外華人教會和中國學人溝通的橋樑。因此本文試將中國學人溶入教會的困難和雙方應有的心態、作法歸納整理,盼可見到教會中“不分希利尼人、猶太人(即今天大陸人、香港人、台灣人、新馬人、第二代華裔)……惟有基督是包括一切,又住在各人之內”(歌羅西書三章11節)。

  一. 中國學人溶入華人教會的困難

  1. 初來乍到

  大多數中國學人出國前從未去過教堂,到了海外雖有心溶入“主流社會”,但畢竟初來乍到;對中西教會的禮儀、用語、節目、講道、決策、金錢奉獻等都覺陌生,覺得自己只是個局外人。若隨意參加教會的“活動”尚可,要正式加入教會這個“組織”,就難免有些保留了。

  2. 身份背景

  少數中國學人在國內的身份、地位較為特殊,若公開受洗或加入事奉成為教會中的“積極份子”,對回國後自己或家人的前途可能有影響。另有些長輩雖已退休,但因過去多年養成“謹慎戒懼”的習慣,也不敢輕易溶入教會中。

  3. 人生經歷

  過去五十年來,老、中兩代中國學人經歷過的政治、社會、家庭環境,與海外生長的華人的確有極大的不同;因此在交談、溝通、相處時常缺乏“共同語言”。雙方有興趣的話題或關心的事物不同,造成深入交往的困難。

  4. 用語說法

  有不少中國學人告訴筆者,他們對一些用語感覺十分刺耳;例如:“自從大陸淪陷以後”“你們上海人都是……”“你現在還沒有錢,這次我來請客好了”“我們今晚預備了這麼豐富的聚餐,就是為了請你們來聽福音……”這些話可能說者無心,卻難免令聽者耿耿於懷。

  5. 事奉心態

  對於中國學人信主者多,事奉者少的情況,在海外校園進深特刊第五期,有一位筆名小草的作者從親身經歷中看到“初信主的基督徒,他們或多或少都要經過一番的掙扎,才能溶入教會的事奉中去。主要的原因,是我們在事奉上沒有足夠的心理準備。我們懷著一腔熱血信了完美的神,無意中指望教會也是完美的;我們有很深的認同感,在教會裡專挑大陸同胞做朋友;我們沒有改變自己的決心,卻常常指望別人能改變;我們一方面缺乏受苦的心志,不願參加事奉,一方面又似乎懷才不遇,抱怨自己不被重用;我們有太多的抱怨,太重的疑心,太強的自尊心,卻缺乏信心與恆心;這些都是我們在教會事奉中的障礙。”

  二. 華人教會及信徒應盡的本分

  1. 態度

  (1) 接納(acceptance)

  用愛心和耐心接納中國學人或新移民。按他們的本相而非教會多年的“習俗”接納他們;就如主耶穌接納每一個到衪面前的人一樣。容許他們保有自己的表達方式、用語、作法;注重雙方的共同點,不要強調雙方的不同點。

  (2) 肯定(affirmation)

  肯定中國學人在文化、恩賜上的特色,鼓勵並提升他們在事奉上的參與。

  (3)感化(affection)

  以親切自然的態度關懷初信者和新同工,對於一些言詞尖銳的慕道友,也用忍耐和愛心感化他們,鼓勵他們暢所欲言。往往信主前質疑最激烈的人,真正得救後是教會內信仰最堅定的人;《遊子吟》的作者里程,就是一個例子。

  2.動員

  教會將學人事工視為本地宣教,差派人力、財力、靈力投入。支持時請注意,是分享不是施予,不要帶著優越感來事奉。

  3.主動

  主動邀請中國學人參與聚會或事奉,讓他們成為團契和教會的核心同工。主動與他們建立較深入的生命、生活、事奉關係。

  4.了解

  盡力了解中國學人的人生經歷、教育背景、生活現況、名詞術語、影視書刊、表達方式、思想見解;建立共同的興趣,找到傳福音的切入點。(可參考新出版的《海外中國學人事工》一書,見本期31頁)。

  5.更新

聚會形式 信息內容 佈道信息 表達方式 事工原理

避免 說教式 耶穌言行 謙卑認罪 活潑 靠禱告

填鴨式 愛與饒恕 以神為本 自由 靠靈力

枯坐式 信仰與生活 救主與主 合情理 重同工

注重 參與感 十架道路 因信稱義 少術語 同理心

  6.慎言

  勿批評中國大陸政治、社會、文化、衛生的缺點,多欣賞其優點。絕對不要在教會中辯論政治議題(如統一、台獨等)。

  三. 中國學人應做的努力

  1. 忘記

  忘記背後,努力面前。過去遭受的創傷,求神徹底醫治;過去高築城府、明哲保身、互不信任的“習慣”,求神改變。

  2. 自然

  不卑不亢(自卑或自大),自然地參與教會中的討論、事奉和活動。視自己與其他背景的中西信徒一樣,都是神的兒女。

  3. 主動

  主動參與聚會或事奉。在自己能做的項目上忠心殷勤,取得互信。

  4. 興趣

  關心並設法了解海外華人信徒的人生經歷及教育背景。擴大自己的興趣面及關心面,以便與海外華人有共同的話題。

  5. 慎言

  勿批評港、台政治、社會、文化中的缺點,多欣賞其優點。不要在教會中強調自己的政治立場或引發辯論。

  6. 敏感

  勿過份敏感,不要太介意某些海外華人無知或無心的話語和舉動。

  四. 結語:竭力合一

  主耶穌在《約翰福音》十七章,曾多次祈求“使他們都合而為一”“完完全全的合而為一”。保羅也強調:“並不分猶太人、希利尼人……因為你們在耶穌基督裡,都成為一了”(《加》三:28)。合而為一,是今日多源化的眾信徒要靠聖靈“竭力保守”的(《弗》四:3)。若須“竭力”,就表示困難重重;但我們靠著那加力量的,必然能成。

  今天,在海外各地,我們已看到無數的中國學人自然地溶入華人或西人教會中。他們既具有自己的特色,又與其他背景的人不分彼此,這是何等的美善!

  另一方面,隨著中國學人事工的進展,在北美、澳紐已有一些教會以中國大陸背景的人士為主体。這樣的情況,和70、80年代在北美成立的美生華裔(ABC)或粵語、台語的同質性教會頗為相似。從過去教會增長的經驗中可看到,原先以單一語言或族群為主体的同質性教會一定會多源化。因此目前以中國學人為主体的教會也絕不會閉關自守;當她穩定成長,且有宣教心志後,也必須開始思想如何接納其他背景的華人(或西方人及其他族裔)溶入這普世教會中的肢体。

  教會是基督的身体,身体的增長規律就是“百節各按各職,照著各体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体漸漸增長,在愛中建立自己”(《弗》四:16)。這是今後海內外所有的中國人教會當有的願景(Vision)□


Home PageContentsPrev.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