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木炭的哭泣

──記生物化學之父海爾蒙特

          阮無袂

  天生“縱火狂”

  在十五世紀的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聳立著一座巍峨雄壯的城堡。一天清晨,城堡裡發出了一陣喧囂吵鬧,夾雜著僕人們的奔跑和叫喊:“老爺,不得了,少爺又縱火了……”

  老爺憤怒地看著他的兒子:“這次,你又在燒什麼?”

  “石頭。”“為什麼要燒石頭?”“我想看它燒了之後有什麼變化。”“你用什麼東西燒的?”“所有的課本,還有我的圖書館裡的書……”

  老爺捶胸頓足:“天哪,三百年來法蘭德斯最尊貴的家族,怎麼會生出這樣一個孩子?”

  這個燒書的孩子,就是海爾蒙特(Jan Baptisia van Helmont),後來全世界的生物及化學課本,都提到他的名字,並尊稱他為“生物化 學之父”。

  改變一生的書

  海爾蒙特生於1580年。他出生於當時比利時的統治階層、最顯赫的法蘭德斯家族,並是這個家族的繼承人。然而,這個孩子卻痛恨讀書。他像個天生縱火狂似地,從小到處燒東西,而且格外喜歡用課本作原料。他後來回憶道:“我不知道讀書的意義在哪裡,沒有人知道我心中長期的痛苦與不安。如果我不知道念書的真正意義,我相信我所花的時間與努力終將付諸東流、轉眼成空。”

  但當時有誰能理解,一個孩子心中,竟有這樣的信仰危机呢?孤獨的海爾蒙特,只能在四下無人時,走進森林裡哭泣。他哭自己是“木炭”,沒有一點用處。

  在不被眾人看到的角落,上帝看到了他。上帝聽到了小木炭的哭泣,於是為他開了一條路-—十九歲時,海爾蒙特偶爾看到了一本書,是德國修士金碧士所著的《效法基督》。書中說:一個人的思想與生活失去重心,是因為沒有以耶穌基督為中心。當一個人願意謙卑下來,信靠耶穌,聖靈會住在他的心中,使人認識耶穌是救主。《效法基督》更指出:

  “最高深和最有益的學問,就是對自己具有正確的認識和評價。”

  這句話吸引了海爾蒙特-—原來解決問題的關鍵不在自己的掙扎,而在求主赦免他的罪。

  海爾蒙特終於找到了讀書、乃至生命的意義。他靜下心來,開始念書了。

  柳樹的証明

  在三十一歲那年,海爾蒙特拿到了平生第一張畢業証書。盡管他具備了醫師資格,他卻決定全力研究化學。因為他認識到:“化學是開啟醫學的一道門,經過化學的定量分析,醫學將更為精確。”

  他隱姓埋名,在一個小城的貧民區內開始了他的實驗。他的實驗,以測量仔細精確而著稱。這使他發現並提出了“質量不滅定律”、“酸鹼中和生成水”等著名的理論。他小時候喜歡燒東西,現在變得很有用。他在燃燒實驗中首創了“氣体”(gas)一詞。

  他還研究了人体內的結石現象。他用尿酸與鈣產生反應,以模擬人体內腎結石、膽結石的形成原因。他把人体內的生理現象,人体外以化學實驗方式加以研究。用鹼性物質中和胃酸的理論,便是這樣提出的。

  他還做過一個著名的實驗,就是在兩百磅的土中種入五磅重的柳樹種子,以雨水灌溉。五年後,柳樹長成一百六十九磅三盎司,土壤卻只輕了兩盎司。這証明樹木的重量來自雨水而非土壤。他告訴人們,上帝在創造世界的第一天就創造了水,然後命令各種植物生長出來。而他的柳樹實驗,就是為了証明水能供給植物生長所需。後世的世界各國的生物課本都會提到這個實驗,但並不是人人都知道,這實驗是他對信仰的求証與表白。

  1644年,海爾蒙特在燃燒木頭研究二氧化碳時,死於一氧化碳中毒。在人類歷史上,他是第一個用化學去了解人類與生物的生理構造,進而提出醫治方法的人。他雖從未親手醫治過一個病人,卻為未來的醫學發展指出了正確的方向。他曾認為自己是一塊無用的木炭,但因為相信上帝,肯燃燒生命,終於成為人類科學史上的一支火把。□

  本文改編自《我聽見石頭在唱歌》,作者張文亮,校園書房出版社出版。


Home PageContentsPrev.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