穹蒼溯源

          文/林慧蓉

  ──上帝如今在嗎?

  基督徒相信上帝是創造天地萬物的主宰。然而今天上帝還在世界上嗎?他與世界還有何關係?他關心人嗎?自然神論者認為上帝創造了世界,然後退出,讓世界自生自滅。現代人又常爭辯到底是創造還是進化(When & How)。本文則從另一角度,探討創造的內涵與意義(What & Why),介紹基督徒的立場。

  壹、創造論的基礎

  一、從無造有

  1.絕對的無:聖經指出在創造以先是絕對的無,時間和物質都不存在。唯上帝有絕對神性、超越及自由,世界要依靠上帝才得以存在。

  2.沒有時間:創造以先是沒有時間的,時間是從創造那一刻開始的。今天科學認為宇宙萬物乃從大爆炸而來,宇宙的大鐘從爆炸那一刻開始啟動,所有科學定理都無法推算那一刻的狀態,那是宇宙的奧秘。基督徒相信唯有上帝掌握這奧秘,因他創造了宇宙,創造了時間。唯他具有永恆性。

  3.沒有物質:上帝也不藉任何物質造這世界,他從無有牽引出萬有。唯有上帝比任何一物都大。因此,人在軟弱無力時,仰望上帝就得到信心。環顧世界的艱難苦難時,基督徒相信:上帝比萬有都大,勝過罪惡、天災,他在寶座上坐著為王,統管萬有。因此,萬有若違反創造存在與生命的上帝,就要歸回無有,就要滅亡。

  二、藉道(言語)創造

  1.說有就有:《創世記》開始時,上帝說要有光就有了光;上帝說大地要從水中冒出,地就露出來,《詩篇》33:9稱此為“說有就有、命立就立”,就是說萬物(包括你我),因著上帝所說的話被創造而存在。

  2.超乎因果:上帝是推動宇宙的“第一因”,他創造的天地、世界,並不需要原料,或經過任何過程,而是一個命令。他“說有就有、命立就立”,藉言語創造,正表明上帝本体與被造物,沒有時間空間上的因果關係;基督徒相信上帝超越因果,不受限制,是永遠的主動者。因此福音是上帝白白的施恩,因信心就可以得到的。這是那些只信因果報應,在宿命論的人生觀下無奈和認命的人所想像不到的。

  3.歷史終局:既然相信宇宙有開始(大爆炸),顯然宇宙也會有結束。若根據環境學家的理論,資源日漸枯竭,宇宙的終局是絕望的,人不能改變最後的結局。可是基督徒相信歷史掌握在上帝的手中,因此對將來滿懷盼望。

  4.罪惡問題:受造者的存在建基于上帝的道之上。但罪惡的來臨,卻破壞了神美好的創造。歷代哲學家、神學家,都試著解答什麼是邪惡,為什麼人類充滿痛苦及失望?但哲學不能安慰人心,更不能解決罪與死亡的問題,因那只是以邏輯思考,去回答不合邏輯的事件。唯有基督信仰能回答,並解決這個問題。

  5.道成肉身:道不單創造,聖經還指出道就是上帝的兒子,成為肉身,來對付邪惡,“要照所安排的,在日期滿足的時候,使天上、地下一切所有的,都在基督裡同歸于一。”(《以弗所書》1:10)基督道成肉身時,有了人性,使上帝與人類得以進入一種無可分割的親密關係;同時透過基督死在十字架上,人性可以得到潔淨、醫治,與上帝復和。

  三、繼續創造

  1.直到如今:繼續創造的意思是,上帝不斷地工作,世界亦因不斷地倚靠而存在。《約伯記》34:14-15說:“他若專心為己,將靈和氣收歸自己,凡有血氣的就必一同死亡;世人必仍歸塵土。”這就是上帝的普在性。他與世界同在,保護、引導這世界,卻不受這世界的力量牽引。上帝每天都有新的創造,且邀請他的子民與他一同創造,作大地的管家。上帝信任我們去管理這個世界,透過我們,上帝仍不斷進行他的工作。

  2.救恩歷史:從上帝第一次的創造,直到上帝應許的歸宿來臨,世界在這過程中扮演的角色,就是讓上帝繼續創造的工作,去成就上帝與人立約的恩典。這段過程就稱為救恩歷史。救恩歷史指明:上帝在人類歷史中一切的工作,都是本于他在耶穌基督內與世界立的恩約而進行的。救恩的基礎不是人在懊悔中顯出的善行,而是上帝在愛中表明的信實,對立約的承諾。既然個人不是因善行得救,就不會因罪惡或軟弱而失去救恩,無論個人或歷史都需要仰賴上帝的恩約而成全。這就使我們從律法,從患得患失的焦慮中釋放出來,以真自由去回應愛的呼召。愛神愛人。這正是恩約拓展出來的空間。

  3.天父世界:當我們把創造論和救贖論結合,從這個角度來看世界及歷史,就知道整個受造界(包括屬物與屬靈的)都是屬神的。他已藉著耶穌基督的道成肉身,釘十字架及死裡復活來醫治它,使它與神和好,因此我們可以說:這是天父世界,我們能歡喜快樂、健全地活在天父的世界裡,而不是把世界看成靈魂的監牢,終生都在努力逃脫。

  4.終極意義:從世界開始被創造,到墮落,再到將來美好的新天新地,這就是恩約成就的過程。這樣的恩約使我們能正視邪惡勢力,知道全能的上帝掌管萬有,他能帶領歷史走向終極的意義和目標。

  貳、創造論的核心信息

  一、只有一位神

  1.獨一全能:天地間只有一位神,他在萬有之上。萬物既是他造的,又為他而存在;他超乎萬物,又貫乎萬物之中,他有絕對的主權和統一性。他創造我們及所住的世界,藉耶穌的死與復活成就他的救贖,有一天他還要回來完成他的救贖計劃。創造、救贖、及再來的主,是同一個啟示及救贖的行動。因此我們無論在教會內外,生活言行便需與信仰一致,表裡合一。

  2.並非二元:由于希臘哲學的影響,許多人將屬靈和屬物質的二分為善惡,認為物質界的受造是不好的。但聖經一開始就說“起初,上帝創造天地”,新約聖經也同樣宣告“太初有道”。上帝的工作和旨意,在這世界中進行。他在這真實的空間,宣告天地間只有一位神。

  3.上帝是愛:人常以為:我若是聖潔一些,就會多討神喜悅;只要我多一分屬靈,就多一點功勞。可是人屬世屬物的時候,遠比屬靈屬天的時候更多。所以當禍患臨頭,便如同約伯及其朋友,總以為自己有隱而未現的罪,便到處找理由,解釋患難的原因,在自義與善行的圈中,來疲命奔走。其實,上帝的愛是勝利的愛,足以勝過我們的悖逆和軟弱,任何失敗都不能使我們與他的愛分離。只有堅信上帝的救贖,才可体驗真正的自由,並享受豐盛的愛。

  二、神的超越性

  1.啟示的必要:神是不能描述的,亦是人所不可知的,只有當神啟示他自己,人才可能認識他。神已在聖經啟示他自己,人唯有透過聖經去認識他的超越性。

  2.美善的源頭:教父愛任紐(IRENAEUS)說:“萬物之父比人類的激情、思想更超越……他是完全的思想、完全的靈、完全的理性……完全的光,更是一切美善之物的完全源頭。”這裡的完全指超越及絕對的。他就是那絕對的思想、絕對的靈、絕對的光,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在他之上。上帝就是那絕對的獨特者,超乎想像的範疇。

  3.創造與拯救:這位超越的神是無限的,天上地下無一物能包容他,而他卻包涵萬有。他雖然超越受造物,卻不與受造物分離。基督同時是創造者與拯救者,藉著道成肉身來到人間。他既認同于他所造的,他的死才能為一切受造者敞開救贖的門,他也因此配受萬物的屈膝敬拜。

  4.人的偶發性:上帝並非因創造才成為神,他原是自有永有的。這個世界卻隨時需要神的權能和恩典,才能繼續存在,否則它就會歸回無有。相對于上帝的全權而言,萬物是偶發的,相對的,人類沒有被造及必須存在的理由。世界上的秩序及穩定,都是神的權能所托住的結果。受造物因而得以存在,所以必須順服創造主的心意。

  5.人生的意義:當人類犯罪、邪惡進入世界,受造物原本已失去存在的理由。是因為上帝的愛和耶穌基督的救贖,我們才免于滅亡。既然從創造到將來的新天新地,上帝都積極參與,世界就不在一種自生自滅的大循環中,人生也不是一種了無意義的掙扎。正因為我們的存在是本于上帝的愛和救贖,人生的意義就在于與上帝的救恩連繫,並從中找出自己的位置及參與的動力。

  參、結論

  創造論要宣告的是,上帝是世界的創造主,只有他才是世界的主人。並開始工作,將罪惡和死亡擊潰。死亡已不能威脅上帝手造的萬物。

  無神論者的人生是沒有盼望的人生,多神論者的人生是沒有把握的人生。基督徒能對歷史、世界表示樂觀,是因為無論我們如何失敗、不信,我們相信神永不會從世界中引退,而且正積極地等待,幫助我們在這世代結出果子,回應他的呼召,作大地的管家。在邪惡的勢力中,我們雖與世界一同臥在嘆息勞苦中,但同樣的,我們也與萬物一起等待得贖的日子臨到,這正是我們要宣告的福音資訊。□

  註:本文資料主要來自于楊牧谷牧師的《信仰的落實》(校園),《壞鬼神學》(更新資源),及《基本信仰與超凡生命》(更新資源)等三本書。


Home Page Contents Prev. Next